依托市場的力量推動我國金屬軟管出口

隨着金融危機影響的加深和國際貿易的萎縮,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呈現出兩位數負增長的嚴峻形勢。業內人士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化和我國經濟運行國際化的大背景下,依靠政府增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沒有市場驅動的民間投資和企業出口做接續,消費的擴張和政府投資的力度不可能持續增強。在這一特殊時期,必須強調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加大刺激力度推動出口反彈,着力推進經濟增長向以投資、消費拉動為主與出口驅動相結合的方向轉變。   出口形勢依然嚴峻   國際金融與國際貿易互為表裡,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外進出口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下降19.7%,淨出口占GDP的比重降到了13%,外貿出口對我國GDP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與此同時,今年頭四個月金屬軟管進出口總額為300億美元,同比下降24.2%,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的6.8%;出口達209億美元,同比下降21.2%,占全國外貿出口的5.7%,儘管金屬軟管出口在外貿出口商品中的降幅較大,卻依然是中國外貿出口的“中流砥柱”。   眾所週知,金屬軟管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徹底的領域,也是國際競爭力提升最快的產業,在應對危機中始終是我國外貿擺脫負增長困擾和推動外貿早日復甦的重要力量,我國出台的十大產業振興調整規劃,為提振金屬軟管出口市場指明瞭方向,但從總體上看,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出口反彈尚需時日。為此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應在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基礎上,以市場機製為主導,採取更加紮實的發展舉措,推動金屬軟管出口儘早步入平穩較快發展的軌道。   推崇質量以擺脫困境   “積力所舉,則無不勝”,越是出口市場環境惡劣,越是供求失衡,越是要高度重視出口產品質量。無論在什麼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中國外貿增長都要堅守出口產品質量安全保証的基本底線,把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保証,作為中國外貿復甦的長久之舉。   同質同價和按質論價是國際市場最基本的交易原則,在危機引發的供需失衡條件下,出口產品質量過猶不及沒有賣點;質量與市場需求背離和價格扭曲、低質低價同樣不利於實現出口增長預期。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是市場機制下出口產品功能的內在要求,也是不同市場條件下、不同客戶對不同產品、不同產品質量結構下的最基本要求。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國,要從保証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的高遠視角,竭誠彰顯一個貿易大國對國際社會和世界客戶的認真態度及責任感。為此,有關主管部門和出口企業應重新檢視中國出口商品的質量價值、質量意識、質量觀念和質量基礎,真正把出口產品質量當作國際使用者感受之下的產物,充分體現崇質量以興貿,崇誠信以保出口企業的生產能力、競爭能力和國際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還要大力實施國內質量標準國際化策略。國際技術標準是促進我國金屬軟管出口快速增長的基礎性質量要素,國際標準采標率的高低,直接同金屬軟管出口結構優化的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緊密相關。在金屬軟管進出口平穩增長起帶動作用的諸因素中,依賴於歐美市場復甦的預期極為關鍵,而危機下發達經濟體將其國別標準作為左右國際標準的貿易保護標準的行為日益增多。對此,我們應大力推行國內標準國際化和國別化的質量達標策略,迫使資源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的出口企業,以質量標準為紐帶,進行結構優化調整。 用成本策略保市場   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需求水平下行和供求失衡的問題,已是一種常態化的經濟表現。但國際市場需求的基本面依然存在,即便是低水平的需求,也會是多元而豐富的有效實際需求,企求復甦的基本建設需求,量大麵廣其活力依舊充足。在這樣的條件下出口產品的成本與價格將是危機下力保出口市場份額的重要經濟槓桿。   首先用全程式出口成本預控策略保住出口市場份額。金屬軟管出口企業要繼續保持低成本出口的優勢,爭取率先走出困境,必須採取全程式出口成本預控策略,採用經營成本最小化、差異化和集約化的理念,通過實現同類出口企業集中採購,實行集團內部企業集中採購和外部聯合採購的模式,以標準化採購,變小單為大單,獲取價格優勢,降低採購成本。同時,要儘力把產出結構集約化調整與降低管理成本、產出鏈細化整合、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產成品無廢次、零排放可循環等層面的成本預控緊密結合起來,全力保持和拓展足夠脫困的國際市場份額。   其次用成本策略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增加值率是度量一個經濟體投入產出效率的綜合指標,我國金屬軟管製造業約為0.4,低於美日德金屬軟管出口強國0.55-0.60的水平。從產業價值鏈的中間投入貢獻係數計量,發達經濟體國家中間投入價值與獲得新增附加值的比例約為1∶1.2,而我國約為1∶0.6。提高我國金屬軟管出口收益率的關鍵,是要從出口產品的全程價值鏈和細節上優化成本支出結構,實現出口產品價值鏈的結構調整由低附加值鏈向中高附加值鏈轉變。金屬軟管出口企業應運用“內生增長力”理念,激活內在的知識、技術、裝備和人力智力等成本要素,採取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降本增效策略,全力提高出口企業自有高附加值價值鏈的投入產出能力。從而使占出口收益90%以上的概念、創意、設計與研發、核心技術零部件及其模塊化生產、營銷服務等中高附加值產出的能力,逐步成為出口企業保住傳統出口市場份額和拓展新出口市場獨有的財富。   靠制度力量促復甦   制度是一種稀缺的資源,其他資源在用制度力量創造了較好的制度資源以後,纔有可能被科學的開發利用起來。   毋庸置疑,危機本身就是一種強制性的結構調整,就是要用市場的力量,淘汰一些落後的產能和落後的企業。為了保出口增長而把已淘汰的落後產能重扶上馬,無異於飲鳩止渴。有鑒於此,應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要求,着力突破制約結構調整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重組的制度性障礙,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制度在推動外貿復甦和保持外貿平穩較快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在保出口與擴內需、保出口企業與調整結構、保就業與保護勞動者權益、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與政府有效調控、加大政府投資與刺激民間投資等實際運作層面上,要進一步創新和理順政府與市場之間相互矯正、和諧制衡的關係,建立起公平、高效、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此外,在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同時,還應重點推進產權制度創新。危機下國際機電產業調整與國內金屬軟管出口企業優化重組的關聯性日趨緊密。在這種情況下,應把金屬軟管出口企業的結構調整,同規範企業改制和產權有序流動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外貿企業產權制度從“政府主導型”向“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市場化重組機制轉變,按照“打破區域和所有權限制、立足規範運作、促成出口資源共享、利於外貿長遠發展”的原則,建設利好外貿復甦預期和中外出口企業優化重組的產權交易制度。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加工貿易企業由出口生產型企業轉變成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出口生產經營型企業;推進大型國有金屬軟管企業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加大產能外向型調整力度,讓出國內市場空間,向全球公司發展,承擔起催生外貿復甦、維護國家利益和產業安全的戰略使命。用產權政策與市場機制的力量,不斷提高中國跨國公司參與國際財富分配和國際權利分享的能力。